上一页 | 目录 | 下一页 |
一瞬间,孟传就脑补出了,武道之势的多种用法。
他提出来,得到陈秋水的点头认可。
“你想的没错,就是这样。你们形意派能借势自然,迸发更强的威力,这一点我还挺羡慕。
但是也无妨,因为武道之势本就是能成长的。
除去构成其本质的各项力量提升,还能通过在实战中不断击溃强敌、印证理念,反过来壮大武道之势的强度和范围。”
“明白了。”
孟传知道,形意派除去借助自然之势外,还有两种提升路径。
一种是实战,另一种便是武道实力的综合提升。
但独属于自己而言,其实还有第三种提升办法。
那就是【气血之精气】滋润筋骨,一样能带来气势的提升,从而间接影响武道之势进步。
当然,这种方法只限于,当前境界气血圆满之时,孟传才会考虑使用。
新生气血的优先级,永远是以充盈穴窍星辰为先。
回过神来,他继续听陈秋水提点:
“当武道天穹完全显化,361颗穴窍星辰彻底展现,我们象形派就能将武道之势凝作法相,作用于身。
你们形意派的这一步,叫做勾连天地化意景,具体你就别问我了,再高端些的形意派理论,我也不是很清楚。”
孟传点头,连声道谢。
意景之威,他还未成为武者时。
就在无限武馆内,当时发飙的师父身上体会过。
八方云聚,乾元雷动!
他离这一步还有段不小距离,不能好高骛远。
离开后,他趁着上课时间,又跟着祁道人练习了一番武道之势。
一时辰后,祁道人还要加紧练功冲刺宗师。
孟传在离去前,听对方最后提点道:
“你所学属性甚杂,而且进境太快我担心根基不稳,前期不要考虑各种势的融合。
先将其单独拎出来,能完全掌握运用即可。
你主修的是五行拳,后续掌控力上去了,再考虑如水木、火雷等两种属性融汇之势。
当然,对立属性的武道之势,乃至三种、四种甚至百种融汇在一起,一定会产生冲突,如水火不容。
想要将其镇压融汇,除去手熟,唯靠强大的武道意志能做到,一定谨记,意志的修行贯彻始终。
武道之势赋予拳势精神层面的碾压,二者交融后,可看作一种更高级的拳势运用。
我们形意派的最终目标,即是实现【一拳出,天地之势皆为我所用】的无上境界。”
夜晚骊山,离华青池不远的荒地上。
孟传趁热打铁,欲先掌握好五行与八极之势。
他单穿着魔兔战甲,如同夜行紧身衣一般。
这是担忧自己对于【势】的掌握还不够,给衣服造成破坏,到时候光身子下山有点不美观.
他站定后开始修行,得益于一证永证,他对于五行之势掌握的愈发熟练。
一个多时辰过去。
嗖——!
孟传继续施展五行灵息拳,拳锋上,五属拳势依次流转显现。
气势磁场在意志的牵引下收缩于臂膀,渐渐与拳势交融。
他先以火势起手,金红流火随拳路燎出十丈,灼浪翻腾;
转而化水势,拳如浪涌绵延不绝,周身三丈内泛起粼粼波光。
随着他拳锋挥洒,滋润刚刚被火势误伤的树木。
土势沉凝时,双足踏地如岳峙渊渟,激起一圈尘环。
在这骊山之上,土属之势格外强悍。
不仅引导在拳锋处,这种高级的拳势沉重惊人。
更能操纵其附着周身,再次形成一件暗黄色铠甲用以防御。
孟传尝试了一番其厚重程度,肌肉、黑膜、真气、再加上这层土甲。
在山地中能破开自己防御的二限大家,恐怕寥寥无几;
金势骤发则拳风铮鸣,割裂夜色发出裂帛之声;
木势收尾时青芒隐现,拳路生生不息如古木逢春。
孟传不断调整呼吸节奏,将五行之势分而控之,汇聚于臂膀。
火势炽烈而不散,水势柔韧且含刚,土势厚重却灵动,金势锋锐兼沉凝,木势绵长带勃发。
每次转换,皆以武道意志为引,使这种进阶拳势如臂使指。
一晚上的练习能达到这种成就,全赖于一证永证的帮助。
只会进步,不会退步。
孟传觉得随着自己所学渐渐高深,一证永证的作用毫无缩小之意,反而愈发变态。
如【武道之势】这种高级的武理,都是需要通过实践去反复印证。
而他仅需要【印证】,无需反复
轰!
高级五行拳势掌握,孟传尝试两种势气的进一步融合。
失败后,他便不去深究。
祁道人说的对,还是得等掌控力再提升一些,方才能尝试以意志驾驭两种武道之势。
手中拳路调转,转而行运起【撼江八极】来。
上一页 | 目录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