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版本更新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6章 与虎谋皮、暗中潜入(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夜晚,十三号聚集地外的废弃小镇中。



月光穿透地表的裂缝,如银色的丝线般垂落入这座小镇中的古老地下城堡。



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名状的压抑,石壁上攀爬的苔藓散发着幽幽磷光,将整个空间映照得愈发阴森。四十六道黑袍身影静默地矗立在圆形大厅之中,他们的存在似乎使这片区域与外界彻底隔绝。



穹顶之下,烛火在阴冷的气流中忽明忽暗,跳动的光影将每个黑袍人的身形拉得格外修长,空气中弥漫着沉重而压抑的气息。



终于,高台上的一名超凡者打破了原本的宁静,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



“我今日召开这场会议,是为了商议应对那位的策略,各位有什么建议可以尽管提出来?”



随着这名超凡者说出“那位”二字,空气中的氛围瞬间开始发生了变化。



人群因为那位两个字逐开始骚动,一声声低语在人群中响起。



“噗嗤!连人家的名字都不敢说出口,只能用那位代称,就这还好意思商议应对?”



“商议?有什么好商议的!把我们所有人绑在一起,都不够阴兵大军杀的,干脆直接投降算了。”



“早知道会有今天,我当初就不应该掺和那件事情。”



“就是就是!要不是那位杀回来,我现在还在五十一号聚集地当土皇帝。



结果我堂堂五十一号聚集地第一高手,现如今就跟个下水道老鼠一样东躲西藏。”



“当初真是鬼迷了心窍,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地府修行功法抢破了头,我现在越想越觉得这事不对劲。”



“该不会有人暗中借着这件事情陷害我们吧?”



“也没听说哪个聚集地的高手有大范围干涉认知的超凡能力,倒是隐约听闻地府似乎有类似的手段。”



在一片混乱的议论声中,有光速投降的、有引颈待戮的、有提议抓住罪魁祸首保全自身的、还有提议逃到大洋另一端苟延残喘的



这些提议有的只是单纯发泄心中不满,也有一部分却是非常认真在思考这些事情的可行性。



但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对陆阎出手,直面那恐怖的地府大军。



就在一片议论中,高台上方从一开始便沉默不语的八名超凡者终于有了动作。



其中一位身材高大的黑袍超凡者主动站了出来。



“肃静!”



其声如雷震在地下城堡内回荡,简单的两个字好似承载着来自灵魂的威压,将所有人的议论声全部压了下去。



虽然穿着黑袍,但出声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清楚了那位黑袍超凡者的身份。



九阶超凡者,素有雷公之称的赵洪钟。



赵洪钟掌控雷霆超凡能力,曾一人对抗一位九阶尸王和数位八阶尸王不落下风,哪怕在九阶超凡者中都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顶尖战力。



赵洪钟目光之中好似迸发出闪电,阴暗地下室瞬间一亮。



赵洪钟冰冷的视线扫过在场所有人,沉声开口道:



“我们此次邀请各位前来,是为了邀请各位应对地府使者,那些多余的丧气话还请不要多说,以免影响了士气。”



赵洪钟实力虽强,但终究有人并不服气。



人群之中一人高声开口道:



“赵雷公,我敬重你是庇护一方的强者,可你当真认为我们这些人站在这里商议一番,就能够找到对抗地府使者的办法了?



末世之中凭的终究是实力,纵使我们一拥而上,也绝无对抗地府大军的可能。



与其商议这些毫无意义的话题,还不如想办法如何才能逃脱那位地府使者的追杀。



根据可靠消息,对方已经消失了十天,按照行经路线早就向着十三号聚集地靠近了。”



这人的话语,顿时引来了一阵支持的声音。



“确实,打不过地府大军,说再多有什么用?”



“真想对抗地府使者,你至少要拿出一个章程。”



“真要硬碰硬?赵雷公不会是想拿我们当炮灰吧!”



赵洪钟脸色一片铁青。



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八阶超凡者和九阶超凡者之间完全是天壤之别,区区几位不到九阶超凡者绝对不敢随意顶撞他。



可随着陆阎不断出手猎杀曾经的追杀者后,数十位高阶超凡者丧命阴兵大军之手,剩余的其他人都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在生死危机面前,也没有多少人会再顾忌所谓的地位差距。



就在场面再次快要失控时,另一位九阶超凡者顾炎站了出来。



“既然我们召开了这场会议,就代表我们已经有了对付地府使者的办法,还请各位稍安勿躁。”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一片哗然。



立刻有人迫不及待问道:“什么办法?”



顾炎自信开口道:



“地府使者最强的地方在于可以号令地府大军,数千阴兵结阵哪怕是九阶超凡者也只能授首。



但这同样也暴露了地府使者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地府使者本身的实力并不强,否则也不会在一开始被我们各方势力一路追杀了。”



“经过各方消息证实,地府使者的境界只是堪堪达到五阶超凡者,在场任何一位在单对单的情况下都有机会将其击杀。



所以我们只要分出一部分人拦住地府大军,其他人冲破战阵便可斩杀地府使者。



到时候没有地府使者操控,地府大军便是无根浮萍,我等便无需再担心被围剿的风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