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5章 感谢老登的助攻(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庆更加觉得莫名其妙:“我落得什么下场了?”



“莫非你读了京报?”



从金娘的表情来看,证实了他的猜测。



“我方才夸你明事理识大体,似乎是夸错了。”



“金娘,你少看那种二流报纸。”



“它既不为民发声,也不公正客观,仅仅是一群不合时宜的老顽固在自娱自乐罢了。”



陈庆把胸章抓起来塞进她的手里:“你回去挨个试一下,尽快挑选出合用的送来。”



“工坊中正在加紧赶制衣物,别耽误了我发放岁赐。”



金娘从他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自信。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丝毫不为外物所动,坚守本心矢志不渝。



“谨遵侯爷吩咐。”



金娘双手捧着胸章,准备下车时迟疑了很久才回身说道:“无论何时何地,侯爷莫忘记我们姐弟的命是您救的。”



“若有用得上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陈庆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快走吧。”



金娘颔首行礼,这才躬身退出了车厢。



“搞笑,不是要命的活儿我能找上你?”



“再过几十年上百年,世人都会记得胸章上的锤头和齿轮。”



“你要是留在大秦,夷三族都是轻的。”



陈庆嘀咕了几句,吩咐车夫启程。



——



因为仿制军服卖得好,陈家的成衣工坊扩张迅速,规模之巨在京畿首屈一指。



嬴诗曼通过垄断原料的方式,控制着北方大大小小无数家皮革工坊的命脉。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皮袍陆陆续续地送入仓库,堆积得满满当当。



“家主,大喜事!”



“蒙毅老匹夫以‘北原’为名,大肆攻讦内务府挥霍内帑,败坏皇家基业。”



“削减俸禄很快就要搬上朝堂论断了!”



发放岁赐的当天,李左车喜气洋洋,一手捏着包子,一手拿了份京报。



陈庆瞥了一眼:“这老登当真无耻至极。”



“用着内务府的印刷机、油墨,又偷学了殿下的套路。”



“人家叫桥松,他叫北原。”



“不就是北地九原郡嘛,蒙家以此封侯,当谁不知道似的。”



“拿来我看看。”



他冷笑着浏览着报纸上的头版头条,一时间又好气又好笑。



“呵,还给我定了个首贼的名头。”



“李兄你区居从贼之位。”



“咦,老登对田舟的观感不错嘛,只说他是受了奸贼蛊惑,逼于无奈才行从贼之事。”



李左车坐到了他的身旁:“贼分大小。”



“小贼窃锱铢,为世人所不耻。”



“我等却非此类。”



陈庆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蒙毅老登算是说对了!



我乃国之大贼!



“老登整天在京报上胡说八道,殿下也不管管他。”



陈庆发了句牢骚。



“家主,您让乔松惩治北原,似乎有些不妥吧?”



李左车提醒道。



“也是。”



陈庆禁不住发笑。



乔松在报纸上大放厥词的时候,扶苏始终含糊其辞,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如今换了蒙毅用同样的手段,又有一帮党羽为其开脱澄清,哪里能说得清是非缘由。



“京报流传极广,说不定此时内务府己经知道消息了。”



“咱们现在就启程,去瞧个热闹?”



李左车幸灾乐祸地笑道。



陈庆朝着蒙府所在的方向拱手作揖:“感谢老登送的助攻,待我重振旗鼓之时,必不忘你的襄助之情。”



“走!”



——



山遥路远。



车马井然有序地排成一条长龙,载着堆积如山的皮袍摇摇晃晃向着冶铁司的方向前行。



陈庆和李左车身边放着酒壶,时不时举杯畅饮,相谈甚欢。



沿途相向而来的路人、车马为了避让庞大的车流,不得不驻足路边,好奇地对着车队指指点点。



“侯爷!”



“侯爷!”



一声突如其来的呼唤,让酒意微酣的陈庆瞬间警醒,疑惑地转过头去。



“止步!”



“不得前行!”



护卫纷纷涌上前来,挡在腰背岣偻的老翁前面。



“军爷。”



“车上坐的可是雷侯?”



“小老儿……有个不情之请。”



老翁穿着破旧的皮袍,双手插在袖口中,身侧夹着一杆马鞭。



他不停鞠躬讨好,眼神紧张又畏缩。



陈庆给李左车打了个眼色,翻身下了马车。



“老人家。”



“陈某己经被削了爵,不再是侯爷。”



“您可是有什么冤屈?”



护卫稍微散开了几步,仍旧虎视眈眈地盯着老翁,防止他突然暴起刺杀。



“侯爷,您还会官复原职吗?”



“您还会回来吗?”



老翁迫不及待地说出了心里话。



陈庆沉默了片刻:“无论陈某在不在,内务府都照常运转,少不了您的一分薪俸。”



老翁严肃地摇了摇头,嘴里念叨着:“那不一样,不一样。”



“侯爷,小老儿一家西口全在冶铁司任职。”



“当初就是老三在您手下立了功,受到重用,方才有了我们改换门楣的机会。”



陈庆冥思苦想,死活记不起见过对方。



再看向李左车也是一样。



他家老三到底是谁啊?



立下了什么功劳,当了多大的官?



李左车用眼神示意:在内务府做个小吏,对黔首小民来说也是改换门楣了。



或许是老翁的儿子吹嘘夸大,把田少府的嘉奖说成了您的。



陈庆顿时了然地点点头。



我就说嘛,真是什么精明强干的人才,怎么会半点印象都没有。



老翁絮絮叨叨地说:“侯爷您不知道小老儿家里离京畿有多远。”



“要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走过一道又一道弯。”



“临行前借遍了乡亲父老,才凑了三百斤粮。”



“抵达咸阳时,粮袋己经空空如也,半颗粟米都没剩下。”



“我家老三冒着十死无生的风险冲进了倾洒的铁水里,后背都被烫熟了一大片呀!”



“您,您……”



陈庆明白了他的意图:“但凡有我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你们全家落魄无依。”



“老人家,您尽管放心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