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8章 倒霉蛋李左车(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兄弟听过李某的名字?”



李左车疑惑地打量着陈庆。



秦灭赵之战时,李牧力挽狂澜,率大军抵御秦兵进攻,连战连胜。



王翦久闻其大名,自知李牧不除,赵国难灭。



于是他派人重金贿赂赵国奸臣郭开,在赵王迁面前谗言构陷,污蔑李牧意图投敌叛国。



赵王迁跟他后世的本家——宋高宗赵构简直一模一样。



他立刻遣使赴前线,召李牧进京质问。



李牧的选择和岳飞也是一模一样。



秦军大举进攻,已经占据了赵国的半壁江山。



江山危在旦夕,这时候哪儿还有心思陪你搞什么君臣猜忌!



李牧抗旨不遵,继续留在前线抵御秦军的攻势。



赵王迁勃然大怒,命人设下埋伏将其擒拿,斩首示众。



一代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被奸臣昏君合谋害死。



王翦心中有愧,攻灭赵国后,主动替李牧的后人求情。



嬴政一来敬重、惋惜李牧的枉死,二来怕李家后人在赵地继续坐大,把他们一家全部迁往咸阳,并赐予中大夫詹事之位。



李左车成年后就继承了这个官职。



每天当值点卯,混吃等死。



既没什么亲朋故旧,也少与人来往。



他仔细端详了许久,都不记得在哪里见过陈庆。



“若你真是武安君李牧之后,那绝对没错了。”



“你不识得我,我可识得你。”



陈庆戏谑地笑着。



又捡大漏了!



李左车没有张良、韩信那样青史留名的功绩,但他的本事可一点都不差。



芸芸众生中,被埋没才华的岂止一个两个!



没有李左车这个倒霉蛋当垫脚石,韩信如何成就兵仙之名?



秦末之时,六国复辟。



韩信奉刘邦之命,率三万新兵千里跋涉,攻打附属项羽的赵国。



李左车此时已经逃回了故乡,在主帅陈馀手下做一谋士。



他向陈馀谏言,自请率三万兵马,断汉军后路,一旦粮草匮乏,汉军不战自败。



陈馀此时兵强马壮,哪里会把区区三万新兵放在眼中?



他大手一挥:“无论怎么讲,敌我兵力是二十万对三万,焉能不胜?”



“优势在我!”



赵军倾巢出动,与韩信军战于绵蔓河畔。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背水一战之后,韩信名动天下。



事后他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不久就有人将其绑了送到大营中。



韩信非但没有为难对方,反而亲自为李左车解开束缚,然后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待之。



再三推辞不过,李左车献上灭齐、燕的方略。



韩信依计而行,果然燕国不战而降。



这样的人物,为何后世籍籍无名呢?



李左车先祖的名声实在太响。



战国时期一共出了四个武安君,白起、李牧、项燕、苏秦。



他们无论哪一个都做到了‘以武安天下’之实,大名如雷贯耳。



韩信本已势大难治,若得李左车相助,岂非如虎添翼?



刘邦立刻想办法将其调离韩信身边,去太子刘盈府中教导兵书韬略。



后来刘邦大肆诛杀功臣,李左车主动辞官退隐,得以善终。



“兄弟你为何会识得我?”



“李某可曾见过阁下?”



李左车被陈庆看得发毛,脚下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本官有个侄子,与你命中有师徒之缘。”



陈庆眯眼笑着,如获一宝。



能跟韩信掰手腕的大牛呀!



无非是时运不济,才未能成名。



没想到眼下居然在黑冰台的监狱里。



如果不是他带来的蝴蝶效应,李左车应该老老实实当着他的中大夫詹事,直到秦朝灭亡后才想办法逃离咸阳。



“命中有师徒之缘?”



“天意?”



“阁下莫非在说笑?”



李左车上上下下打量着陈庆,怀疑对方在故意戏耍自己。



“先不说那些。”



“来人,给我把牢门打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