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5章 老丈人敬茶,倒反天罡(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煤钢工业体启航在即,火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无与伦比。



炸山开路,矿山爆破,乃至于用它换取更多的匈奴俘虏。



陈庆绝不会让人手短缺成为阻碍产量提升的理由。



“先生,不如我挑些伶俐可靠的文吏过来,暂且先支撑一段时间。”



扶苏知道此事十分紧要,贴心地说道。



陈庆缓缓摇了摇头:“殿下,文吏可干不来这等粗活。他们饱读圣贤文章,开口就是家国天下,满脑子都想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你让他们天天守在磨坊里,与硝石、木炭和硫磺打交道?”



“不坏事就算好的了。”



扶苏沉吟不语,觉得陈庆所言有些道理,却又有些不服气。



文吏读过的书比方士更多,能在宜春宫效力,也定然是聪慧敏捷之辈。



怎么就不行呢?



陈庆没有过多的解释。



毕竟这个时候可没有东林党,也没有民国时期被吹捧上天的‘大师’。



打嘴炮谁都会,嚷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饱学之士数不胜数。



但最终为这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付出最多的,却是最普通,也最不起眼的工人和农民。



陈庆想要的是技艺精湛,勤劳肯干的工匠,数量越多越好。



那等恃才傲物,自恃清高的文人谋士,趁早让他们滚得远远的。



“相里先生来了。”



“咱们过去看看。”



两人说话的时候,相里奚带着十几名弟子,携带着各种测量工具快步行来。



陈庆远远地看到他,立刻和扶苏迎了上去。



双方一番寒暄后,顺便聊起了公事。



“殿下,陈少府需要的粉碎机难度颇高。”



“两个滚轮加起来重达五千余斤,昼夜不停地运转。”



“按照陈少府的吩咐,二者中间的孔隙要能将脑袋大的矿石碾至拳头大小,再由下一道小型粉碎机继续挤压破碎。”



“微臣已经重新设计了水车的出力结构,为求万全,特意来实地测算。”



相里奚恭敬地向扶苏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



“相里先生辛苦了。”



“大秦有您这般贤才,实乃朝廷之幸。”



扶苏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陈庆笑着指了指草棚的方向:“本官还有诸多细节要和相里先生商议,不如咱们过去坐下谈吧。”



相里奚安排弟子先行去河岸边测绘,然后跟在二人后面,在一张简陋的案几边落座。



“粉碎碾磨一向耗时耗力,用水车来取代最为适合不过。”



“还有一样东西,请相里先生也早做准备。”



陈庆语气严肃地说道。



“陈少府又有新事物了吗?”



相里奚微笑着说道。



和以前相比,他感觉现在的生活不知道充实了多少倍。



陈庆总有各种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从原理上还都说得通。



他作为执行人,只需要考虑如何把东西造出来。



如同解谜一样,既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又充满了成就感。



“水泥虽然坚固,然而矿车载重动辄上千斤。”



“经年累月的行驶后,地面难免龟裂塌陷,变得坑坑洼洼,崎岖难行。”



“光指望维护保养的话,不知道额外要花费多少工夫。”



陈庆不紧不慢地说道。



扶苏赞同地点点头。



咸阳乃天下第一大城,几条主要干道都是青砖和条石铺就。



这才过了多少年,就从刚开始的平坦整齐变得疮痍满目。



“先生可有妙计?”



他好奇地问道。



陈庆缓缓点头:“本官欲在雷火司及矿山之间修筑几条新道。以砂石铺垫地基,其上以规整的木料横列,然后架设两条铁轨。”



“运输铁矿的马车就行驶在两条铁轨上,哪怕载重万斤,有路面的横木分担压力,都不虞路基损坏。”



“此乃一劳永逸之法,可比常年派人维护强多了。”



扶苏诧异地张大了嘴巴:“铁……轨?”



战国时期,铁价比青铜还要高昂。



此时随着冶铁工艺的进步,虽然便宜了很多,但是用它来修路也实在太夸张了!



“陈少府此计……微臣认为可行。”



“不过若能负担万斤重的马车,铁轨定然不能太单薄。”



“短短一里路,只怕上万斤铁都打不住!”



相里奚估算出这个数字后,顿时吓了一大跳。



这哪是修铁路,分明是拿钱开路!



“万斤就万斤。”



“要想富先修路,此乃至理名言。”



“等冶铁炉建好,除了满足朝廷所需,其余的铁料本官全部拿来修路。”



“殿下您到时候自然知道它的好处。”



陈庆说完后,突然一拍脑袋。



“相里先生,还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你商量。”



“陈少府尽管吩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