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时代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秒真男人?(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是大脑超负荷运转产生的生理反应。



窗外,已然挂起一轮皎月,无数银华落下,笼罩世界。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皎洁沐浴于月光之中的余华渐渐平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双眼猛地睁开,似如星空般浩瀚深远的黑色瞳孔,流露出一股智慧之意。



脑海之中,以每秒一万圈速度自旋的金色数学符号缓缓停止转动,颜色暗淡许多,不再如同最初那般耀眼,所有的演算已然结束,因为,他成功了。



抬手,余华轻轻擦了擦已然凝固的鼻血,感受脑海之中的思维计算机,嘴角忍不住浮现一抹微笑。



成了。



终于成了。



从现在开始,似如计算机般的大脑,不再是‘似’。



他的大脑之中,有着一台基于数学知识,不,数学语言的思维计算机!



听起来极不科学,与科学相关的东西可谓一点都沾不上边,余华甚至无法用任何科学语言来形容这台思维计算机。



但,它真真切切存在于脑海之中,可以使用。



由一条条数学公式和各种定理交织翻涌,构成无比严谨的数学语言,形成扎实且牢固的底层架构,初步成形的思维计算机,经过余华测算,实际运算速度达到每秒5亿次,达到类生物计算机的运算性能标准。



每秒5亿次!



这个运算速度看似不高,仅为0.5G赫兹,放在盛世华夏的时代,主频0.5G赫兹的CPU,连当钥匙扣的资格都没有。



可放在这个时代,这个运算速度……



等于无敌!



每秒五亿次。



这是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和现代计算机之父诺依曼等计算机领域科学家想都不敢想的数据。



诞生于1946年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运算速度每秒5000次,两者差距达到十万倍。



诞生于1978年的X86架构鼻祖8086微电子处理器,运算速度每秒800万次,即每秒8MHz,两者差距达到六十二点五倍。



唯有英特尔发布于1999年的奔腾三中央处理器,才能达到这个运算性能。



换句话而言,余华脑海中这台处于早期阶段的思维计算机,实际运算水平已经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准。



什么是无敌?



这就是!



余华构建的这台思维计算机,乃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绝世神兵,无比锋利,无比尖锐,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



若是有,那么,肯定是运算速度不够!



“每秒五亿次,思维有限元分析系统已经满足我当前的科研需求,而随着我的数学水平越来越高,思维计算机的运算性能也会水涨船高,不知以后能不能达到超算层次,甚至超越‘富岳’超算,有些小期待。”余华大脑放空舒缓,静静感受悬浮于脑海之中的思维计算机,嘴角喊着微笑,眼中透出一丝期待。



期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